摘要:【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兰州城就被禁在这四面环山一水分割之地。然而,狭窄的地形并没有羁绊住这座城市和城里的人,除了西北特有的豁达和豪迈,黄河母亲反而给予了他们独特的温婉与恬静。羊皮筏子 米广弘...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兰州城就被禁在这四面环山一水分割之地。然而,狭窄的地形并没有羁绊住这座城市和城里的人,除了西北特有的豁达和豪迈,黄河母亲反而给予了他们独特的温婉与恬静。
羊皮筏子 米广弘摄
清晨,西北强烈阳光映照下的中山铁桥与平静流淌的黄河水,同这座因河而生的城市一起慢慢醒来。许是累了,滔滔黄河水历经了青藏高原的奔放与狂野之后,在兰州竟然放缓了脚步,巨浪翻滚变成了温和平顺,汹涌澎湃变成了恬静与快意。平缓的水面上出现了三三两两的羊皮筏子,摆渡的筏子客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穿行往来。
“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一句民谚道尽了兰州三大特色:刻花葫芦、牛肉面和羊皮筏。身在黄河岸边,就先放下刻花葫芦和牛肉面,先去乘坐一下这“最具兰州特色”的羊皮筏子。羊皮筏子旧称“革船”,这种古老而原始的交通工具早在《后汉书》就有记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宋史》中说,“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筏子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组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则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
过去,在桥梁尚未大举兴建、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既适用于短途运输,也适用于渡送两岸行人。后来,现代交通业的快速发展让羊皮筏子退出了交通运输的历史舞台,可是没有羊皮筏子的黄河怎么能是兰州的黄河呢?再后来,无数外地游客来到兰州,他们渴望体验跌宕于黄河之上的感觉,这也让古老的羊皮筏子重获生机。时至今日,羊皮筏子早已成为兰州黄河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来这里的游客可以乘坐这种具有鲜明黄河文化特色的交通工具,与先祖共同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渡河之旅。
我乘坐的羊皮筏子由12只羊皮袋组成,4只一排,排成3列。羊皮袋在下,上面是水曲柳木条捆成的方形木框,再用麻绳横向绑上数根木条,一只可以载人载物、航行黄河的羊皮筏子就做好了。筏子有镂空,所以要踩在坚硬的水曲柳木上才可以安全登上去。待所有人坐好后,筏子客木桨一撑,筏子就离岸了,这时不由得紧张起来,两只手抓住座下的水曲柳木,眼睛四面张望。筏子客坐在前端,奋力地划动着手中的木浆,不多时便来到黄河中心。
出人意料的是,黄河中心并没有波浪翻滚,河水平静地向前流淌,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筏子客也停下手中的木浆,任由筏子随波逐流,与黄河水一起缓缓向前。坐在这古老的交通工具上,静静地随着水流的指引,经过有着“万里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经过可以俯瞰城市的白塔寺公园,经过兰州水车园,经过黄河母亲像。偶有水流湍急处,或有大船经过,水面泛起些许波浪,筏子客就如同千百年前那些西出边疆的将军一般,淡定自若地轻挥木浆,略微调整筏子的方向,避免其被水流撕扯。
兰州原来还有一种新奇刺激的渡河方式——“吹牛皮,渡黄河”,将渡河者装入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又叫“出牛皮”,闻所未闻,出于安全考虑,这种渡河方式早已消失了,不然不妨一试。眼前羊皮筏子的旅程已到终点,如同岁月不可再回首。但河西之旅才刚启程,追随着张骞的脚步,一路向西,继续踏上这片由“一带一路”倡议重新唤醒的古老土地。(作者:米广弘,文化学者)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