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皮制品使用史发展演变到当代,皮革已经由原先单一的天然皮革(真皮),增加了人造革(PU/PVC)和再生皮革两大种类。一、各类皮革介绍天然皮革天然皮革(真皮)是牛、羊、猪、马、鹿或某些其它动物身上剥下的原皮,经加工后,制成各种特性、强度、手感...
在皮制品使用史发展演变到当代,皮革已经由原先单一的天然皮革(真皮),增加了人造革(PU/PVC)和再生皮革两大种类。
一、各类皮革介绍
天然皮革
天然皮革(真皮)是牛、羊、猪、马、鹿或某些其它动物身上剥下的原皮,经加工后,制成各种特性、强度、手感、色彩、花纹的皮具材料,是现代真皮制品的必需材料。
人造皮革
人造革也叫仿皮或胶料,是PVC和 PU 等人造材料的总称,可以根据不同强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泽、花纹图案等要求加工。
回收再生皮革
回收再生皮革是指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材料有一部分或都全部是由废旧料,经回收再加工制成树脂或革基布进行生产出来的人造革成品。
伴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地球环境污染日渐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始觉醒,作为一款新型的、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皮革,再生皮革走入人们的生活,实现了环保与时尚的梦幻联动!
二、回收再生皮革的特点:
再生皮革兼有真皮和PU皮的特点,是现今非常通用的皮具面料。同真皮一样,再生皮具有吸湿、透气性,做工好的还具有真皮一样的柔软度、弹性,质地轻、对极端的高低温耐受力强、耐磨。其不足之处是强度差于同等厚度的真皮,当然也比PU皮差,不适宜做鞋面等受力较大的皮具。由于再生革的生产工艺比较灵活、可以实时调整,因此通过增加天然乳胶的用量,改动工艺配方,同样可以作出各种不同软硬度,不同强度的产品来弥补它本身的不足。其后期的表面处理与PU皮类似,在表面纹路及颜色上再生皮革也是花色不但翻新、新品层出不穷通过。更重要的是它极具竞争性的价格,仅是真皮的十分之一,PU皮的三倍,非常超值,性价比高。
三、回收再生皮革的制造
再生皮革制造很简单。将皮革废料撕磨成纤维,再用天然乳胶和合成乳胶等粘合剂,压制成片状个材。它可以代替天然皮革制成皮鞋的内底、主跟和包头,也可以做成车座等。再生皮革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制作。它不仅比较牢固,而且轻质、耐热又耐腐蚀。
皮革的边角料还可与塑料一起制成发泡皮革。它既有塑料的耐磨性,又有皮革的弹性和良好的防滑性,穿着舒适而牢固。据计算,如果10000T废革渣来制这种皮革,那么能节约的聚氯乙烯树脂数量,相当于一座年产3000吨聚氯乙烯工厂三年的产量。
利用制鞋、皮件和皮革厂的边角余料,经选料、预处理后,粉碎成皮浆,再加入乳胶、硫磺、促进剂、活化剂等一系列配合剂,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置于长网机上,经脱水、干燥、打光等工序即得成品。再生皮革可用作皮鞋的主跟、内底,帽舌和自行车座垫等材料。
四、回收再生皮革与环保
据相关环保机构统计数据,全球超过10%的碳排放是由传统的皮革生产过程造成,而经过层层加工的皮革往往难以自然分解。
相关再生皮生产数据表明,整个再生皮制作工艺对比天然皮革制作工艺能减少更多有害物质的产生,节约用水量高达90%。
再生皮革则很好地平衡了人类对皮制品的需求和对环境保护的刻不容缓。相比起真皮和人造皮,再生皮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更为绿色环保,符合国际生态理念,已被许多企业认同并广泛应用于产品中,逐渐占据传统真皮产品的市场份额。
五、“再生皮革”正流行
宝格丽
4 月 13 日,宝格丽推出全新男士皮具系列,这次系列强调了环保属性。使用的小牛皮来自非盈利性组织 Leather Working Group(LWG)认证的皮革制造厂,内衬用的是 ECONYL 再生尼龙,缝线的材料由 100% 回收聚酯纤维制成。
Flyleather
运动迷们所熟知的Flyleather,其实也是一种再生皮革材料,尽管跑步迷们可能只知道这个材质重量更轻、更耐用。按品牌宣称,这种材质由至少50%回收天然皮革纤维与水制作而成,整个生产过程中节省了90%的用水量和80%的碳排放。
Nike
Nike开发了一种轻质皮革材料,其中含有50%的再生皮革。与传统工艺相比,新材料的溶化过程少用了90%的水,并且减少了80%的碳排放量。
OnitsukaTiger鬼塚虎
OnitsukaTiger鬼塚虎全新 RECYCLED LEATHER 系列,其OnitsukaTiger虎爪纹与鞋头部位呈现再生皮革面料特有的黑色与橙色部位呈现再生皮革面料特有的黑色与橙色斑纹,十分亮眼。
越来越多国际大牌宣布旗下产品停用动物皮草。“国际零皮草联盟”成员队伍越来越壮大,Calvin Klein、Giorgio Armani、HUGO BOSS、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Gucci、Burberry……大牌的名单简直列不完。这不仅仅是一种面料选择、设计需求,更多的是一种消费态度的直接宣扬。
当代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皮革的再制造、再维修、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文中部分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